科普展品簡而言之就是展示科學、普及科學知識的產(chǎn)品。科普展品具有科學性與生動性,能把科學知識生動化、形象化的展示出來。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
科普展品是科學知識的展示,正因為如此,科普展品定將成為科普教育乃至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xiàn)今社會素質教育已經(jīng)走上了教育的正規(guī)化日程,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科普教育也突顯出其重要性。科技館、科教館出現(xiàn)在各種小學、中學校園內(nèi),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些科技館正是由各種科普展品所組成。科普展品成為科技館組成中的主要元素。
同時,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它既不同于學校教育,也不同于職業(yè)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群眾性和持續(xù)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和經(jīng)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guī)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而科普展品的存在即是科學普及的一個直觀、生動形象的體現(xiàn)。
手蓄電池
430*430*150
600*800*1150
雙手按住兩塊不同的金屬的圓柱,觀察電流表指針的變化。人手表面總會存在一些含鹽分的水分(電解液),因此,當人的雙手各接觸一塊金屬板(銅板和鋁板)時,形成一個原電池,用靈敏的電表就可以測出電流。
潛望鏡
實驗原理:本產(chǎn)品用于演示平面鏡的作用
400x220x80組裝
傳聲筒
在傳聲筒的一端,觀眾對準筒端說話,聲波利用全反射原理沿著空管內(nèi)壁以各種形式以340米/秒的速度迅速傳播,傳播到傳聲筒的另一端,另一端就聽到說話者的聲音。這是古老的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之一,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有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傳真、微波傳送等等現(xiàn)代化高科技通信設施。
彩色的影子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規(guī)格:600*800*750
本產(chǎn)品演示不同光之間組成所形成的混合光色, 藍與黃的合成色是的;紅與藍的合成色是紫色的;紅與黃的合成色是青色的;紅與藍、黃的合成色是白色的。
一:科學原理
本產(chǎn)品演示不同光之間組成所形成的混合光色,紅與藍的合成色是紫色的;紅與黃的合成色是青色的;紅與藍;黃的合成色是白色的。
二:技術參數(shù):
1:外形尺寸 420*420*420 凈重:3.3 kg 毛重7.3 kg 體積0.07 m3
2:電源電壓220伏50hz,60瓦
三:操作程序:
1:插上電源線,觀察儀器使用是否異常。
2:合上電源開關,選擇2組不同顏色開關,看看面板合成的顏色。
3:將三色開關全部按下,看看合成的顏色。
四:管理維護說明
1:產(chǎn)品要求恢復正常形態(tài)(斷電)。
2:檢查產(chǎn)品固定程度是否牢固;
3:保持產(chǎn)品清潔;
4:產(chǎn)品存放在室內(nèi)通風,干燥,平整處;